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

形容詞語治港的梁振英


萬眾期盼的施政報告令人失望,特首梁振英在多個重要問題上,並沒有交出功課,仍然以大量形容詞句圖蒙混過關,基本上港人極關注的課題,如日趨熾熱的樓價,勞工界多年爭取的最高工時,如何輔助基層貧困市民,終極普選時間表等等,在施政報告上都不見實質政策,且許多政策實際是上任政府早已定案,梁振英只在改頭換臉,便據為己有,如至安心計劃,根本就是曾蔭權政府末年推出,梁振英只在小修小補,至於推出短、中期的房屋政策,大量增加的公屋落成量,根本沒有考慮現有興建公屋的能力,長遠政策亦沒有的評估未來經濟環境,似病危亂投藥,隨時重演當年董建華打壓樓市演變成樓價大崩潰,引發了香港經濟困局。 

終極普選問題上,施政報告一字未提,梁振英竟以時間尚多的歪理解釋,但明眼人都知道,在這問題上,梁振英只有聽北京指令的能耐,沒有中央首肯,他根本不敢在政改問題上說出一個字。 

最要命的現象是,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上展示了委員會治港理念,最少十四個委員會或政策小組,各種形形式式的委員會成立,顯示梁振英不信任原有政府架構,或根本就不獲得公務員的誠心支持,梁此舉明顯在圖另外建立自己管治團隊,更要繞過立法會的監察,故出現了委員會治港的諷刺。 

觀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,幾乎所有與市民有關的事項都沒有實質內容,只有一大堆的形容詞句,說梁實施形容詞治港並不為過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