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


Tuesday, September 26, 2006
還可容得下中港風雲???


李家收購《信報》已成事實;雖然《信報》發表聲明,承諾會繼續維持編採獨立,但人們信任林山木與駱友梅多於李澤楷是不會改變。《信報》將來轉變成怎樣沒有人知道?可惜過去幾年《信報》的情况已令人憂心。

信報》優點是什麼?是百川入海,有容乃大、《信報》是唯一能刊登大篇幅評論文章且能容納不同意見的報章, 所謂容得左中右恩怨,裝得下中港風雲。 從前「林行止專欄」「余錦賢」,范中流」是政界不能不看言之有物的專欄。

可惜,社評年前已立場飄忽,許多時候竟自相矛盾,原本百川入海的評論版,經常出現為宣傳已作的親政府及親中央立場來稿,「范中流」早成絕響,「余錦賢」也改朝換代。眼見這個情景,《信報》究竟是姓林或是姓李,好像有多大分別?只不過理念中有姓林的《信報》,最壞情景不應出現而已!

我們需要一張什麼的《信報》;我想就是前述所言,容得左中右恩怨,裝得下中港風雲。消費者很多事情沒有選擇權,但是消費者有一個權力,就是當承受不了商品的素質後,可決定退貨,問題是《信報》是否願意把素質維持下去! 還有,當《信報》宣布股權易手之日,竟也是昔日對手《經濟日報》老闆把部分股權捐贈母校港大之期,巧合之餘,亦不免使人有點唏噓。
posted by Herbie Ho at 6:43 A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